Login
百年生涯 中学生升学规划专家

距离2025年高考还剩

百年生涯升学规划

就业资料

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如何选学校和专业?大学生就业前景研判及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超半数的职场人认为高考志愿填报“不成功”,哪些坑应该避? 象牙塔的尽头是“就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

 毕业生工作月薪TOP50高校&专业榜单出炉,知道怎么填高考志愿了吗?

 六月是高考的季节。考试结束后,考生们就要进入志愿填报的重要环节了,有这样 一句话形容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三分成绩,七分志愿”。

智联招聘长期对大学生求 职就业情况开展大数据追踪和调研分析,本次聚焦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同院校及专 业毕业后的薪酬情况、职场人的志愿填报经验等,发布《2022 年大学生就业前景研判 及高考志愿填报攻略》,为考生们的高考志愿填报提供参考。 

 【核心发现】 

 一、高考“过来人”宝贵经验 :54.6%的职场人认为高考志愿填报“不成功” 高考志愿填报失败原因揭秘,这些坑你千万别踩 高考填报志愿,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二、数说大学生就业形势:毕业生求职就业难度大,CIER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提升,小微企业越来越受欢迎 双一流院校就业优势明显,毕业生普遍高薪 理工类专业就业薪酬普遍更高,占据毕业生首份工作月薪榜单TOP5 专业对口,为从事理想职业增加砝码。

 三、高考志愿填报干货建议: 面向未来:关注就业市场,关注潜力行业 兴趣驱动:多元化就业是趋势,挖掘自身的兴趣很重要 学无止境:职业院校学生有机会,自我提升是前提 。 城市选择:一线城市真的非去不可吗? 知己知彼:多渠道了解信息,避免专业与就业的“割裂” 。

 【报告正文】 一、高考“过来人”宝贵经验 54.6%的职场人认为高考志愿填报“不成功” 智联招聘高考志愿填报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自己当年高考志愿填报“不成功” 的职场人占比达到了54.6%,而认为自己志愿填报“很成功”的职场人数占比仅为3.4%。 数据说明了高考志愿填报的复杂性。

 志愿填报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数据显示,“盲目选择热门专业,求职时缺乏竞争力”占比最高,达到了12%。这也启示考生切忌盲目跟风,应该将眼光放远,为四年后 的职业道路进行提前规划。此外,有 6.9%的职场人认为自己不成功的原因是“估分不 准,错过了更好的学校”,占比排在第二位。6.2%的职场人认为自己当时仅“以兴趣为 导向,没有关注就业形势”。

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尊重兴趣很重要,但是同时也需要考虑 专业的日后就业情况,以免顾此失彼。 填报志愿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盲目选择热门专业,求职时缺乏竞争力 估分不准,错过了更好的学校 以兴趣为导向,没有关注就业形势 ,只填第一志愿,或各批次只填一类专业不服从调剂,专业死档 报考院校/专业考生扎堆。

高考填报志愿需要重点考虑的有哪些? “理想”和“现实”的抉择,是所有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面对的,不过,更多的 高考“过来人”还是认为 “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占比达到68.8%。 除此之外,43.6%职场人认为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很重要,42.7%的职场人认为所选 择的专业应该契合自己的职业理想。 

 职场人认为填报志愿最需要考虑的因素:

1、 专业的就业前景 

2、兴趣爱好  

3、职业理想 

4、院校综合实力

5、 个人特长

 6、院校所在城市

7、所选专业的排名

 8、学费、生活费等 

9、住宿、食堂等设施,

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 首次突破一千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究竟如何? 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今 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8%,而求职申请人数同比上升75%。 受疫情防控与经济形势等因素共同影响,高校毕业生CIER(就业市场景气)指数降至 2020 年疫情暴发以来最低点,并且低于全国CIER指数,说明毕业生群体就业难度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提升,小微企业越来越受欢迎 面对就业压力,毕业生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从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 研报告》可以看到,今年4月份,选择自由职业、慢就业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有所上升, 整体占比超过了 30%。从期望就业的企业规模来看,毕业生对小微企业的选择增多, 2022年选择微型企业(20人以内)、小型企业(20-500人)的毕业生占比3.6%、34.4%, 高于2021年的1.8%、28.7%。可见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就业不再是毕业后的唯一 选择,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也不再盲目推崇“大厂”,这些都是“多元化就业”的体 现。

双一流院校就业优势明显,毕业生普遍高薪 。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2022年双一流院 校的获得Offer比例为61.8%,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的42.8%。此外,专科院校毕业生 获得Offer的比例(48%)也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陷入困 境。高考填报志愿时,院校是否“双一流”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 

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也体现在毕业生的首份工作月薪上。智 联招聘数据显示,2021届毕业生首份工作月薪TOP50高校榜单中,绝大部分院校是双 一流/985/211院校。排在第一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首份工作平均月薪达到20049元。 优秀的高校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更强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目前依然有很多企业将毕业院校背景作为招聘门槛。

扫码加我

首页

资料下载

视频课程

名师团队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