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前夕,孩子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能用温暖的话语来安慰和鼓励他们。然而,有些安慰话虽然看似贴心,却可能无意间给孩子增加更多的心理负担。本文将探讨一些考前家长应避免说的安慰话,以及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不要紧张,放松点”可能是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然而,这句话对于已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孩子来说,可能会产生反效果。他们可能会觉得,家长在暗示他们不够冷静,从而更加焦虑。更好的做法是与孩子分享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短暂散步或听音乐,同时表达对他们能力的信任:“我相信你能应对这次考试,记得用一些放松的方法来保持冷静。”
“只要你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为你骄傲”虽然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努力的认可,但也可能让孩子觉得,如果成绩不理想,就是对家长期望的一种辜负。这种潜在的负罪感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父母用意虽好,但孩子听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很多家长不知如何疏导孩子的情绪,为了不给孩子增加压力,不断提醒孩子‘不要紧张,放平心态’、‘考不上本科没关系’。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焦虑感更积极的表达方式是:“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是因为你一直以来的努力和坚持。无论结果怎样,这都是你成长的一部分。”
“别担心,考不好也没关系,我们还有其他路可以走”虽然意在减轻孩子的压力,但也可能被解读为家长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或者对未来规划的不确定性。孩子可能会担心,如果考不好,会失去家长的期望和支持。一个更正面的说法是:“我们知道考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无论考试结果如何,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
此外,避免过度询问复习进度或具体题目,以免让孩子觉得被监视或压力山大。相反,可以询问他们的感受,是否需要帮助,或者一起做一些轻松的活动来放松心情。
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的担忧或焦虑,以免传递负面情绪。相反,可以展示出一种乐观、自信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要模糊化孩子的“失败事件”疏导完孩子的情绪后,要想从情感上安慰孩子,可以把“考不好”或者其他失败事件放在一个笼统的语境中描述我们应该谨慎选择言辞,用积极、鼓励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鼓励孩子分析原因,肯定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从感性的场景中恢复到理性状态,最需要的是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接下来该怎么解决和避免。记住,你的支持和信任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
湖南省 2025 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全省统一考试非笔试科目考试流程及有关要求
扫码加我